在眾多石雕佛像中,石雕觀音菩薩像可謂是家喻戶曉,人盡皆知;無論信佛與否,人們幾乎都聽過觀音菩薩的大名。觀音菩薩之所以被大眾所熟知和敬仰是有原因的,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具有無量的功德;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心系眾生,聞聲救度、無剎不現(xiàn)身。而且觀音菩薩倒駕慈航的正法明如來,一心只想要度脫所有的苦難眾生,所以倒駕慈航,自愿回歸菩薩位,普度眾生;正是如此寬廣的胸懷才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四大菩薩之一。
一說到石雕觀音菩薩像,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,石雕觀音菩薩除了佇立于蓮花寶座上,手持凈瓶或者柳枝等這些顯著特征以為。石雕觀音菩薩還有一個于其他諸佛菩薩完全不同的標(biāo)志,那就是石雕觀音菩薩寶冠上有一尊佛龕,佛龕里供奉著一尊化佛,也就是“阿彌陀佛”。有些人也許會好奇,為什么石雕觀音菩薩總是頭頂頂著一尊化佛呢?這尊寶冠上的化佛又代表什么呢?
說起觀音菩薩的這尊寶冠化佛,實際上便是“阿彌陀佛”。傳說,觀音菩薩還在凡間歷劫的時候,看到世人深受病苦、生死的折磨而不得解脫。于是觀音菩薩暗暗發(fā)下深宏大愿,要度盡天下所有人,如果有違反此誓愿,自愿身體碎裂成千萬片。但是世間的受眾何其多,要想度盡談何容易,更何況那時候的觀音菩薩尚且只是一個凡人,并不具備任何神通本領(lǐng),實在是有心無力;更何況世間凡夫俗子被貪欲妄想迷失佛性,縱然觀音菩薩使出渾身解數(shù)也難以度化眾生。正因為這些顧慮,觀音菩薩心中便產(chǎn)生了一絲退轉(zhuǎn)和懈怠之意;當(dāng)即,觀音菩薩的身體便開始分裂,化成千萬片,痛苦難耐。
然而就在此時,阿彌陀佛正好看到觀音菩薩在經(jīng)歷此劫,并被觀音菩薩的深宏大愿所感動,便用他的神力將碎成的千片化成觀音菩薩的千手和千眼,并賦予其神通之力,以此幫助觀音菩薩更好地度化眾生。而且阿彌陀佛還開示觀音菩薩要一心救苦救難,菩提心永不退轉(zhuǎn)。觀音菩薩謹記阿彌陀佛的教導(dǎo),為了感念阿彌陀佛的救助和加持,將阿彌陀佛奉為自己的老師,并將阿彌陀佛的圣像頂在自己頭頂上,以時刻提醒自己不斷精進。因此,石雕觀音菩薩寶冠上的化佛也寓意著“天冠化佛高千里,念報慈恩常頂戴”。
上一篇:福建石雕廠家分享觀音雕塑樣式特征 | 下一篇:福建石雕觀音為什么那么出名?
版權(quán)所有: 福建惠安和之園林古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閩公網(wǎng)安備35052102000402 閩ICP備2022013653號-1